近两年电动两轮车、三轮车行业的价格战,把大家折腾得够呛!从头部品牌带头降价,到各路小品牌跟风狂甩货,价格战打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前阵子还在说原材料涨价,车价跟着往上蹿,转眼间就成了“降价大狂欢”,街边店里的车恨不得“白菜价”往外扔。
过度内卷让社会各方疲惫不堪,从202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竞争,到202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如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价格战看似让消费者捡了便宜,实则暗藏玄机。“低价”不等于“高性价比”,无资质车型泛滥、偷工减配成常态、劣质电池“埋雷”这三大套路已成行业潜规则。
经销商们也是苦不堪言,卖一辆车利润少得可怜,有些甚至还倒贴钱。为了多卖点车,只能不断压缩成本,售后服务质量直线下降,消费者遇到问题都找不到人解决。
这背后的矛盾太扎心了:“不降价等死,降价找死”。降价虽然短期能刺激销量,但车企利润被压榨到极限,研发投入被砍,导致技术升级停滞,最终陷入“低技术循环”。说白了,就是卷到最后,大家都没得活!
二、国家出手!3大动作直击“价格战”要害!
面对这场“血亏内卷”、“自相残杀”的价格战, 国家终于坐不住了!三大政策重磅出击,直接终结这场“内卷癌”!
政策:新国标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生产端管控,提高生产准入门槛,严格审核企业资质,加大对违规生产、销售行为的处罚力度。
3、倒逼技术创新,淘汰落后产能,“僵尸企业”要凉凉!
政策:发布电动自行车“白名单”,白名单内的品牌将优先享受到商务部《以旧换新》政策福利,如2024年山东、辽宁、山西等地以旧换新政策中明确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目录企业生产的申请补贴的优势地位。
影响:“白名单+以旧换新”加速电动车行业洗牌,马太效应愈显!对于这些上榜品牌来说,能够在市场活动中占据有利地位,获得更多的销售渠道和业务机会。“白名单”的公示是东风更是春风。
三、破局“内卷式”竞争,全国人大代表建言!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产业发展要强调科技创新、个性化和高端化发展,以差异化创新破局;同时,也要反对不公平竞争,诋毁同行等行为,维持良好的市场秩序。
四、总结
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但弊大于利:短期激活市场,长期透支行业发展。当消费者为“千元神车”欢呼时,企业更需清醒——活下去的密码,不在价格表上,而在价值链中。唯有技术、品质、品牌三维发力,才能在这场“血腥内卷”中,成为最后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