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出台、新国标修订即将结束、铅酸蓄电池卷土归来,一系列事件将两轮电动车行业拉到聚光灯下。众多利好政策,能否推动两轮电动车行业走向新的高峰?众多企业半年报发布,又能展示什么趋势?

【九号】8月6日,九号公司披露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66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电动两轮车中国区销量119.84万台,收入达33.83亿元,营收贡献占公司一半左右。【小牛】小牛电动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收入为9.405亿元,同比增长13.5%;净亏损1950万元。销量为256162辆,同比增长20.8%。预计第三季度的收入将在12.98亿元至14.83亿元,同比增长40%至60%。【爱玛】8月23日,爱玛科技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3.66%;费用等成本8.89亿元,同比增长47.03%;净利润9.51亿元,同比增长6.24%。【雅迪】8月23日,雅迪控股披露2024年上半年财报,收入144.14亿元,同比减少约15.4%;净利润10.34亿元;上半年销量约638万台,其中电动自行车448万台,电动踏板车190万台。【新日】8月26日,新日股份发布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11亿元,同比下降15.35%,净利润4994.83万元,同比增长6.80%。上半年合计发货量101万辆。【绿源】8月30日,绿源集团披露2024年半年业绩报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34亿元,同比增长3.2%;净利润约6600万元,同比增长9.6%。得益于新产品销量提升、分销网络的扩大。

利好政策能否推动两轮电动车行业走向新的高峰,还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例如,消费者对政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补贴的力度和落实情况、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等。如果消费者对以旧换新政策了解不足,或者补贴金额不足以吸引他们更换车辆,政策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此外,尽管政策引导行业发展,但市场上企业众多,竞争激烈,企业能否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还取决于自身的产品创新能力、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等。从近期多家两轮电动车企业发布的半年报来看,呈现出以下趋势:

从各家公司的财报数据来看,雅迪和爱玛仍然是两轮电动车领域的两大巨头,收入远超其他公司。但从增长趋势来看,雅迪控股半年度业绩首次出现同比下滑,爱玛上半年业绩增长也有所放缓。绿源和新日两家传统电动两轮车公司也和头部巨头一样,业绩微增或有所下滑。雅迪控股方面表示,受到宏观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市场需求出现短暂疲弱,这直接影响了雅迪产品的销售量;其次,由于政策监管的加强,应对“新国标”和监管措施,产品进行了必要的技术升级和调整,导致了短期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了生产和销售。

电动车行业规范化和竞争秩序优化,使得众多小规模企业退出市场,现在行业竞争焦点在于领先企业之间的竞争。雅迪、爱玛和绿源等企业基本都完成了全国营销渠道和服务网络的覆盖,企业之间比拼的是产品力,对于成本控制和质量管理的能力。特别是,符合行业规范条件的首批企业白名单首轮入选的仅仅只有雅迪、爱玛、台铃、绿源四个品牌,后续在新国标产品审核、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上或能享有优待。
随着两轮电动车增量市场进入到存量竞争阶段,高端两轮电动车市场可能会进一步放缓,各家企业的平均销售价格将进一步下探。目前市场,短期高端化仍然不现实。从我国人口流动来看,正由一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回归,因此下沉市场的增长空间明显较强,而下沉市场的消费者首选依然是中低端产品。从数据上来看,小牛电动车采取了“以价换量”的策略:2024年第二季度,小牛电动的电动车销量为25.62万辆,同比增长20.8%,中国市场每辆电动车的收入从去年同期的3577元降至3503元,国际市场从3430元降至2682元,同比减少21.98%。此前小牛高管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中坦言,去年下半年,中国一线城市的消费降级,引发了高端市场客户的谨慎消费行为,销量有所放缓。

尽管政策层面利好电动车销售,但是能否回到6000万左右销售高峰,各企业仍然保持谨慎态度。进入2024年,新国标替换红利期已进入尾声,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新国标替换需求完成了80%以上。艾瑞咨询报告同样显示,2023年国内电动两轮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放缓至9.8%,预计2024年销量将进一步缩量至9.1%的降幅。电动两轮车的置换周期平均为5年左右,国内市场进入常态替换的状态。电动两轮车受政策影响较大,除新国标政策外,今年南京起火事件后,5月来,工信部陆续发布《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锂电新规),对电动自行车企业工艺装备和产品质量提出较高可量化标准,如检测设备原值不低于100万元,企业每年自主开发车型不少于10款,研发费用率不低于2%等。新日方面表示,自江苏南京223火灾以来,新的行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仍在修订中,受此影响,市场终端消费者呈现出一定观望情绪,电动两轮车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报告期内产品销量减少,销售收入同步减少。

众多小规模企业退出市场后,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具体体现在提升产品性能、扩大服务覆盖的同时不断降低销售价格,而消费者需求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继续走低,竞争压力大幅度提升。以爱玛为例,上半年其销售费用达到4.12亿,同比增长39%,主要受市场竞争影响,公司扩大销售团队及加大营销宣传投入。面临宏观环境的挑战和不确定性,几家两轮电动车公司选择通过继续扩大渠道网络、增加产能、进行智能化以及拓展海外市场来应对。雅迪控股、爱玛科技选择在越南、印尼等地区设工厂、建产研基地、开旗舰店、揽战略合作等。绿源同样表示在东南亚市场取得重大进展,推动电池和汽车认证流程,在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业务,并开始研究在欧美市场的潜在扩张。九号和小牛则与海外当地大型连锁商超和户外运动连锁店合作,拓展产品销售渠道,九号还在线上入驻了本地主流电商平台,如Amazon、eBay、Media Mart等。在扩大生产规模方面,爱玛科技将投资建设爱玛兰州新区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爱玛科技集团丰县产业园项目,用于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两轮车、电动三轮车产品产能,两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合计约50亿元。绿源也表示2024年将继续重庆工厂的建设,预计到2026年,新生产设施的产能逐步提升至每年约200万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