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展会新闻
中国电动两轮车,如何重赢东南亚市场?
发布时间:2025-03-30
11

1.jpg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如何有效“破除内卷”成为各行业及社会热议焦点。回溯中国摩托车曾败退东南亚市场,无疑是“以低价换市场的‘卷’,没有未来”的有力例证。

2(1).jpg

近年来,情况迎来转机。东南亚各国大力推行“油改电”政策,为中国电动两轮车产业带来新契机。当下,中国电动两轮车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正全力在海外市场塑造新的竞争力,试图重塑中国两轮车产品在东南亚的形象。

3.jpg

往昔之鉴:中国摩托车在东南亚的兴衰沉浮

20世纪90年代,中国摩托车曾在东南亚风光一时。当时,中国摩托车以低于日本品牌一半甚至更低的价格强势进入越南等市场。1998年,嘉陵摩托以800美元一辆的价格进入越南,迅速吸引大量消费者,1999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80%。
但过度的价格战带来诸多恶果,部分小厂商为降低成本使用劣质配件,导致摩托车质量下滑,售后也无法保障。“买得便宜,用得贵”成为中国摩托车的标签,日本品牌趁机推出高性价比产品,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到2016年,越南摩托车市场日系品牌占有率回升至95%,中国品牌占比不足1%。这段历史深刻地警示着中国企业,单纯的低价竞争难以持久。

4.jpg

政策东风:东南亚 “油改电” 带来新契机

近年来,东南亚各国大力推行“油改电”政策,为中国电动两轮车带来新机遇。印尼、泰国、越南等国纷纷出台购车补贴、税收减免、投资补贴等政策。印尼立志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启动电动摩托车购置补贴计划;菲律宾对电动摩托车及零部件进口实施零关税政策;越南也设定了2030年电动两轮车销售占比目标。

5.jpg

企业行动:本地化经营开拓市场新局

中国电动两轮车企业积极抓住机遇,不少企业选择在当地建厂,实现本地化经营。雅迪在印尼建设智能产研基地,占地27公顷。企业选择本地化经营,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当地拉动经济发展的需求,例如满足产品45%以上零部件本地产的要求,带动当地就业和税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建设供应链和销售体系,更好地贴近用户需求。江苏嗯哇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在菲律宾电动车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并辐射至20多个国家。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售后等举措,中国电动两轮车正逐步扭转当地消费者对中国产品“低质”的认知。

6.jpg

现实困境:电动两轮车面临的重重挑战

然而,中国电动两轮车在东南亚市场仍面临挑战。品牌认知度不足是一大问题,尽管产品性价比高,但部分消费者仍对中国品牌存在不信任感。同时,同质化竞争严重,企业推出的车型市场定位相似,难以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还存在低价竞争、本土化不足等风险,市场上也有不少二手、翻新、劣质产品在销售。

7.jpg

破局之策:创新与服务并重谋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企业需要多管齐下。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性能和智能化水平,满足东南亚消费者对车辆在特殊环境下的耐用性需求。例如针对当地雨季、高温和乡村道路条件,优化车辆设计。在品牌建设上,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借鉴日本品牌打造个性化产品的经验,赋予产品独特“性格”。同时,强化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在当地建立完善的维修网点,提高维修效率,延长电池质保期等,增强消费者信心。

中国电动两轮车在东南亚市场前景广阔,但要实现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吸取中国摩托车曾经的教训,持续创新,优化品牌与服务,真正在这片市场上扎根生长,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质造”的转变。

8.jpg

免责声明:

1.本文所有非原创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联系运营者删除!

2.本文素材来源于公开市场资料,如涉隐私及机密,请私信联系运营者删除!


Copyright © 2025徐州华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30701号-18

Copyright © 2025徐州华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30701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