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工信部强调:“生产厂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
发布时间:2025-04-08
11
2025年4月3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的阶段性成果,并宣布修订后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会上强调“生产厂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这一表态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将从粗放增长迈向规范化、安全化发展的新阶段

640(1).jpg


一、新国标的核心要求:安全与需求并重

1. 防火阻燃与材料限制

新国标对电动自行车的防火性能提出更高要求,规定所有塑料部件需具备阻燃功能,且塑料重量占比不得超过整车重量的5.5%。这一调整直接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电动自行车火灾问题。数据显示,整治行动开展后,每月每百万辆电动自行车火灾数量从5.6起降至2起,亡人火灾得到有效控制

640 (1)(1).jpg


2. 电池安全与制动性能升级

新标强化了电池过充保护、短路保护等技术标准,并缩短了制动距离。同时,新增动态监测蓄电池状态的功能,可实时报警异常情况,进一步降低火灾风险

3. 人性化设计调整

为提升用户体验,新国标取消强制安装脚踏骑行功能,允许用户自由选择是否配置;铅酸电池车型整车重量限值从55公斤放宽至63公斤,扩展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以减少充电频次。此外,鼓励安装后视镜和转向灯,提升骑行安全性

640 (2)(1).jpg


二、全链条整治的阶段性成效

1. 火灾总量显著下降

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大幅减少。20245月至12月,全国共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175起,造成6人死亡、15人受伤,同比分别下降46%、90%、87%;今年一季度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863起,造成1人死亡、3人受伤,环比分别下降12.4%、75%、66.6%

2. 本质安全水平得到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市场监管等部门组织制修订《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等4部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都已经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标准体系更加完善,从源头提升了产品安全质量总体水平。

特别是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修订,历时8个月的时间,在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70余次调研、160余次技术研讨、220余次实验验证、5.4万条意见建议的处理、近13万份问卷调查,修改完善了近200个重要指标条目,使得新的标准在筑牢产品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尽可能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3. 停放充电供需矛盾有效缓解

目前,全国53万个住宅小区已有24.5万个按照要求完成充电设施建设;共新增充电端口2400余万个,累计达到3610万个;41万个小区充电电价已经开始执行居民电价,比例达到77.3%;共计为18万个充电设施提供“三零”接电服务。

640 (3)(1).jpg


4. 存量风险隐患逐步消减

截至今年3月底,全国已有5.7万余家销售门店参加到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实现交售旧车、换购新车各386.1万辆;各地已设立老旧锂电池检测回收站点达到5139个,已经报废回收锂电池64.2万余块。

5. 打击制售假和非法改装成效明显

整治行动以来,共计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单位87万余家次,督促主流电商平台下架问题商品2.7万余件,实施电动自行车及其零部件召回308次,涉及产品数量30余万件,立案侦办相关犯罪案件150余起。

6. 群众安全意识普遍提升

各地广泛宣传,组织相关政策解读1300余场次,利用各类形式载体宣传电动自行车安全常识220余万条次,推送安全提示信息1500余万条,群众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小区的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飞线充电”等现象明显减少。

640 (4)(1).jpg

三、行业转型:企业责任与技术升级

工信部要求企业严格执行新国标,并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通过修订《电动自行车行业规范条件》,分批遴选合规企业“白名单”,淘汰落后产能。企业需优化生产工艺,如应用液冷电机、数字化电池等技术,推动产品向智能化、长续航方向发展。

何亚琼强调,总的来讲,新标准制定最大限度满足了各方面的需求,我们希望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带头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不折不扣地执行新国标。我们愿意看到更多符合新标准的安全电动自行车行驶在路上、伴随在老百姓身边。”

640 (5)(1).jpg






Copyright © 2025徐州华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苏ICP备17030701号-18

Copyright © 2025徐州华博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7030701号-18